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235号建议的答复
吴立新等4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海洋三维高分科学卫星体系建设,抢占海洋空间遥感观测与探测技术制高点的建议》收悉。在与吴立新代表进行充分沟通和座谈研讨,就推进新一代海洋三维高分科学卫星建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经商国防科工局,现答复如下:
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协调创新平台,面向世界海洋科技前沿,发展新一代海洋三维高分科学卫星,对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突破、提升海洋技术创新能力和推动我国海洋遥感技术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中提到的“观澜号”新一代海洋科学卫星,从拟搭载的干涉成像高度计、海洋激光雷达载荷配置和技术指标设计上看,具有一定的开创性、领先性,如果研制成功,将进一步提升全球海洋自主观测水平,是我国海洋系列卫星建设发展的重要补充。
目前,《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规划的海洋系列卫星大多已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立项论证。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包括海洋水色、海洋动力、海洋监视监测3个系列10颗卫星同时在轨运行的海洋卫星观测体系,构建起体系完善的海洋卫星地面站、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场网等地面系统,可对全球海域多要素、多尺度和高分辨率信息进行连续观测覆盖,具备开展卫星数据地面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和应用服务能力,能够在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以及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山东省政府支持下,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提出研制并发射“观澜号”新一代海洋三维高分科学卫星,我部表示支持。建议进一步深化论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方筹措资金,争取立项成功。为充分利用地面系统现有资源,推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高效利用,结合“观澜号”卫星需求,我部将积极支持做好卫星数据接收、定标检验等支撑保障。同时,为进一步用好国产海洋卫星数据,将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保障,发挥实验室高水平科学研究优势,提升国产海洋卫星应用水平及国际影响力,共同推进海洋遥感技术创新发展,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感谢你们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自然资源部
2019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