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检索 高级检索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0161号(教育事业类012号)提案答复的函

索引号

000019174/2023-00042

建议提案办理回复 

发文字号

自然资协提复字〔2023〕038号

发布机构

自然资源部

生成日期

2023年07月27日

实施日期

废止日期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0161号(教育事业类012号)提案答复的函

张庆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厚植海洋文化自信,加强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的提案》收悉。您的提案对于我们加强海洋宣传教育、提升国民海洋意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您提案中所提的意见建议,自然资源部会同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共青团中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有序推进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总体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工作,我国海洋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海洋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海洋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国民海洋意识显著提升。在政策引导层面,有关部门出台文件从多个方面推动海洋文化事业发展。2022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自然资源部共同编制印发了《“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将培育提升海洋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海洋科普宣教、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作了规划。教育部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将海洋权益意识作为重要内容,同时,组织修订印发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各学科中增加海洋教育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相关政策实施,挖掘弘扬海洋文化,促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加强对青少年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
  二、关于重视品牌效应,持续提升海洋研究成果产业转化水平
  海洋文化产品和海洋主题宣传活动是传播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有关职能部门注重成果转化、打造品牌,推动海洋文化传播。一是多年来持续开展“海洋日”、中国海洋文化节、中国航海日等一系列海洋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主流媒体、社会新媒体、公益组织等开展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的宣传活动。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如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在“最美自然守护者”宣传活动中,自然资源部在年度“海洋人物”宣传活动中,共青团中央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评选中,评选出若干海洋领域模范人物,激励广大青少年投身海洋事业。三是推出一系列高质量海洋文化产品。近年来,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制作推出了大批海洋题材的文学戏剧、音乐电影、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支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手段融合,开发更多以青少年为受众的海洋文化精品产品,进一步提升海洋宣传品牌传播力、影响力。
  三、关于完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塑造海洋意识的作用
  教育主管部门注重在国家课程中加强适合青少年的海洋意识教育内容。一是在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中注重强化国家版图意识与海洋意识,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认识中国全貌,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意识作为活动主题。二是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将“海洋地理”列为选修课程。一些地方结合地域特色,如山东省青岛市开发了海洋教育地方课程,强化学生海洋知识学习。三是在教材编写上丰富海洋管辖和海洋主权等方面有关史实内容。统编义务教育历史教材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都十分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以史实为依托,讲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下一步,教育主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海洋意识教育,加强对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指导、培训解读,促进课程育人要求有效落实。
  四、关于推广社会教育,不断增加海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投入
  博物馆、科技馆、海洋馆等各类海洋公共文化设施是向社会公众普及海洋知识的主要社会教育平台,文化和旅游部等有关职能部门注重加强管理建设投入。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以国家海洋博物馆为代表的一大批海洋主题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均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二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通过在中央补助地方文化和旅游项目资金中安排“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有力支持海洋公共文化机构开放运行,不断提高服务效能。三是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支持指导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互动娱乐技术,对包括海洋自然、人文在内的文化内容进行数字化升级,增强公众兴趣,有效实现寓教于乐。
  同时,有关部门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传播海洋文化、普及海洋知识。如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了11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一批优秀海洋题材创意文化作品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自然资源部还联合共青团中央、海军政治工作部共同主办了13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举办以来累计吸引全国上千所高校、数百万大中学生参与。
  下一步,有关职能部门将积极推动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海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组织面向青少年的社会实践、学习竞赛活动,推进海洋知识“进内陆”,促进全国青少年海洋意识提升。
  五、关于深化主体意识,着力构建中华海洋文化清晰内外认同
  我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强国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源泉。长期以来,有关职能部门注重加强我国海洋历史和海洋文化理论研究。一是弘扬我国传统海洋文化。如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福建省人民政府等自2016年起举办了7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活动,旨在以妈祖文化传播交流为平台纽带,推动有关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二是重视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近年来,以“南海一号”“长江口二号”为代表的中国水下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举办的相关主题展览在向公众普及我国海洋历史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深入开展海洋文化发展情况综合研究。如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等组织编制的《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海洋文化蓝皮书)》,对中国海洋文化建设进行了历史回顾,对当代中国海洋文化、海洋生态文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梳理研究。
  下一步,有关职能部门将进一步深化海洋文化研究工作,总结提炼中华优秀海洋传统文化,探索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理论体系,并转化为教育内容和产业资源,促进我国海洋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感谢您对自然资源工作特别是海洋工作的关心和关注!
 
自然资源部
2023年7月27日

    【字号:      】  【打印】 【仅内容打印】 【关闭】  【下载】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