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检索 高级检索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587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000019174/2025-00037

地质勘查管理;建议提案办理回复 

发文字号

自然资人议复字〔2025〕27号

发布机构

自然资源部

生成日期

2025年06月13日

其他

实施日期

废止(失效)日期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587号建议的答复

李东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宁夏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力度大力提升宁夏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加强宁夏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建议由自然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有关背景情况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亦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转折的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全境海拔高程1000米以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背景,宁夏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强烈频繁,是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省(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山地丘陵区局地极端气候条件的加剧,地质环境问题逐渐增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日趋频繁。截至2025年6月5日,宁夏共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1038处,占全国隐患点总数的0.37%。按类型划分,滑坡437处,崩塌443处,泥石流154处,其他灾害4处。加强宁夏地质灾害防治,统筹做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是关系宁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已开展的工作
  (一)资金支持方面。
  自然资源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宁夏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0.9亿元,支持实施特大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和基础测绘等重点区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建设。同时,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中央财政安排宁夏增发2023年国债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1亿元,支持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台站、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及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等。宁夏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资金重点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防御响应和能力建设等工作,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1.调查评价。截至2024年12月,宁夏累计开展综合遥感识别面积5663平方千米;累计开展风险双控试点县1个;完成全区1:5万风险调查与1:5万风险普查县数22个;累计部署6个乡镇1:1万精细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多轮次的地质灾害排查,动态掌握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
  2.监测预警。截至2024年12月,全区共有4689名群测群防员在汛期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区累计建设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点365处。全区建立了1个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平台。累计发布省级预警34次,市级预警9次,县级预警44次。
  3.综合治理。2021-2024年共完成19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消除或减轻了5355人、2.63亿元财产受地质灾害威胁。2021-2024年,全区实施了107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3037人搬迁。
  4.防御响应。建立省级防御响应技术支撑机构1个,2021-2024年累计派出专家组326批次,派出专家1117人次,排查巡查2172点次,应急处置2起灾情险情,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能力建设。2021-2024年,全区共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374次,参加人数1.27万人;组织识灾、防灾、避灾方面的培训100次,接受培训人员达6768人;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131次,编制发放宣传材料11万份,进一步提升基层防御能力。
  (二)技术支持方面。
  一是自然资源部派出专家在宁夏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御支撑,采取常态驻守和机动防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多次支撑宁夏完成了地质灾害三级、四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同时,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骨干培训,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范技术能力。
  二是自然资源部组织专家技术支撑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与隆德县、中卫市沙坡头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等3市4县215处地质灾害监测点的规划建设与设备部署安装,涵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主要灾种类型,初步构建宁夏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
  三、下一步工作
  我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继续推进宁夏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等相关工作,尽可能加大支持力度,指导支持持续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自然资源部将会同财政部继续通过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积极支持宁夏做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等相关工作。
  二是继续加大技术支撑指导力度。自然资源部将加强国家地质灾害防御队建设,继续完善专家分省驻守和机动防御工作机制,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包片蹲点,开展基层地质灾害风险防御年度专题培训。
  三是继续加大科技防灾示范。支持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自动化监测预警、“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试点等新技术、新装备、新举措的试用示范,提高科技防灾减灾水平。
  感谢您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自然资源部
  2025年6月13日

    【字号:      】  【打印】 【仅内容打印】 【关闭】  【下载】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