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检索 高级检索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473号(资源环境类189号)提案答复的函

索引号

000019174/2024-00024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建议提案办理回复 

发文字号

自然资协提复字〔2024〕020号

发布机构

自然资源部

生成日期

2024年07月25日

实施日期

废止日期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473号(资源环境类189号)提案答复的函

陈赤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长江中游流域江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分别办理。您的建议对于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升长江中游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认真研究,结合我部职责答复如下:

  一、相关背景和我部主要考虑

  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鄱阳湖和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两个自然通江淡水湖泊,属于“三区四带”中的“长江重点生态区”,在维护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障长江中下游的水量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按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充分考虑各类生态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采取综合措施,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我部积极支持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努力提升长江中游流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已经开展的工作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2022年1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了《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其中布局了鄱阳湖、洞庭湖等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细化了鄱阳湖北部湿地生态功能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江汉平原南部湖泊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东洞庭湖流域河湖湿地保护修复等任务。

  二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经国务院批准,“十三五”、“十四五”期间,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以下简称“三部门”)通过竞争性评审湖南省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湖南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江西省赣州南方丘陵山地、湖北长江三峡地区、湖北长江荆江段及洪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等5个工程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每个工程安排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0亿元,已累计下达99亿元上述山水工程的实施,对提升工程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关于“制定山水一体化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将长江、鄱阳湖、洞庭湖等流域山水工程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给予支持按照相关规定,山水工程由省级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申报,原则上每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每个省份申报一个项目,“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已安排完毕。目前,财政部正在组织三部门总结以往项目实施情况,研究下一步工作方案。省级相关部门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申报要求,按程序做好下一时期工程申报准备工作。

  关于“以山水工程一揽子统筹,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已经部署的山水工程涵盖了我国“三区四带”重要生态功能区,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实施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在提升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一步,我部将配合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督促指导有关省份加快推进已有工程项目的实施,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过程监管。

  感谢您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大力支持!


  自然资源部       

  2024725日      

    【字号:      】  【打印】 【仅内容打印】 【关闭】  【下载】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