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检索 高级检索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283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000019174/2025-0004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发文字号

自然资人议复字〔2025〕86号

发布机构

自然资源部

生成日期

2025年06月23日

其他

实施日期

废止(失效)日期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283号建议的答复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四川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议》收悉。此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分别办理。你们在建议中提出加大四川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和资金支持力度,统筹和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我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结合我部职责答复如下:

  一、有关背景情况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四川生态系统丰富,分布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湖、农田和城镇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已经开展的工作

  一是山水工程。经国务院批准,“十三五”以来,我部协同财政部等部门通过竞争性评审,支持四川省先后实施广安华蓥山区、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两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山水工程”),每个项目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亿元。其中,“十三五”时期实施的广安华蓥山区山水工程已完成总体验收,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4万公顷;“十四五”时期实施的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工程正持续推进,目前已下达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9.5亿元,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23万公顷。

  二是矿山生态修复工程。2019-2021年,我部商财政部支持四川省3.99亿元中央财政资金,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面积2230公顷。2022年,协同财政部通过竞争性评审,支持四川3亿元部署实施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提升工程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

  结合你们提出的宝贵建议,我部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支持四川省相关工作:

  一是建议四川省相关部门充分借鉴优秀案例经验,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做好“十五五”山水工程项目储备和申报等前期准备工作,我部将加强工作指导。

  二是指导四川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加快实施已部署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加强项目管理,做好项目验收,确保实现预期成效。

  三是协同相关部门支持和指导四川省相关部门,进一步摸清采矿损毁土地“家底”、实事求是认定无主废弃矿山。

 

  感谢你们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大力支持!

自然资源部

2024年6月23日

    【字号:      】  【打印】 【仅内容打印】 【关闭】  【下载】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